雨季過後,舍利弗尊者向佛陀道別,準備到外地弘法。佛陀祝願他旅途平安,身心都了無掛慮。他希望舍利弗這次的弘法,不會遇到太多的障礙。舍利弗尊者表示感謝後,便起程離去。
當天中午,一個比丘前來,向佛陀申訴舍利弗尊者待他的不是。他說:「我今天問舍利弗尊者往哪兒去的時候,他不但拒絕回答,還把我推倒在地上。接著,他未道歉便上路了。」
佛陀對阿難陀說:「我相信舍利弗應該不會去得太遠,派一個學僧去追上他。我們今晚要在祗陀法講堂召開集會。」
阿難陀照佛陀的吩咐去做。傍晚時,舍利弗尊者便與學僧回到精舍。佛陀告訴舍利弗說:「舍利弗,今晚眾比丘會在法講堂集會。一個比丘投訴,說你把他推倒在地,而且全無歉意。」
那天下午,目犍連和阿難陀兩位尊者在精舍內四處通傳晚上的集會。他們說:「你們都受邀請參與今晚在法講堂的集會。舍利弗師兄今晚有機會表現他的獅子吼了。」
當晚,沒有一個比丘缺席,他們都想看看舍利弗尊者如何應付那些一向埋怨他的比丘。舍利弗尊者是佛陀最信任的弟子之一,因而成為很多比丘妒忌和誤會的對象。有些比丘認為佛陀對舍利弗過分信任,以致他在僧團的影響力太大。一些被佛陀指責過的比丘,甚至認為這是因為舍利弗在佛陀面前數說他們的長短。有些比丘幾乎對舍利弗心懷怨恨,他們對數年前佛陀邀請舍利弗共享法座一事,更是無法釋懷。
阿難陀尊者還記得有一個名叫瞿伽離的比丘,八年前曾住在祗園精舍。他對舍利弗和目犍連的成見,就是佛陀也勸他不來。瞿伽離認為他們倆是虛偽的小人,所做的一切,都只是為了自己的野心。佛陀曾私下與他細談,告訴他這兩位長老其實非常真誠,所作所為也都是出自一片慈心。可惜瞿伽離滿懷嫉妒和怨恨,對這些話聽而不聞。最後,他離開了精舍,前往王舍城找提婆達多尊者,成為提婆達多日後的親信。
也就是因為類似的原因,阿難陀尊者起初才不肯受任為佛陀的侍從。阿難陀知道如果沒有他所提出的一些條件,譬如不與佛陀同房歇宿或共同進食等,很多師兄弟也都會對他有怨言。有些比丘就是覺得佛陀沒有給予他們足夠的關切。阿難陀明白,他們這種感受會導致憤恨,甚至會使有些人離棄自己的導師佛陀。
阿難陀還記得一個來自撟賞彌的劍磨瑟曇村的女子,名叫摩犍提。她因為覺得佛陀沒有對她特別關懷而懷恨於心。她是一個美艷的婆羅門女子,遇到佛陀時,佛陀已四十四歲。當時,摩犍提對佛陀一見傾心,愛慕之情日益加深後,一直想知道佛陀對她有沒有另眼相看。她想盡辦法吸引佛陀的注意,但佛陀只是如同對一般人地對待她。長久下來,她對佛陀的愛慕轉變為怨恨。後來她成為跋蹉國優填王的妻子,便屢次用她的地位和影響力來散播關於佛陀的謠言。她甚至對掌權者施壓,以禁止佛陀公開說法。當優填王的一個妃子沙瑪瓦帝成為佛陀的在家弟子後,摩犍提便千方百計加害於她。遇到這種種的難題,阿難陀向佛陀建議離開撟賞彌,去比較友善的地方弘法。但佛陀卻問他:「假如我們在別處也遇到同樣的羞辱和困難,我們又怎辦?」
阿難陀回答:「再往別處去。」
佛陀不同意。「那是不對的,阿難陀。每次遇到困難,我們都不應該氣餒,而應該在困難中解決問題。阿難陀,如果我們修習平等心,便不應被羞辱譭謗所困擾。譭謗羞辱我們的人,是傷害不了我們的,他們到頭來反而會傷害自己。當一個人對著天空吐涎,天空不會覺得受辱,那口涶涎只會跌落回吐涎的人的臉上。」
阿難陀絕不擔心舍利弗應付目下情形的能力。佛陀信賴舍利弗是理所當然的,他的確是僧團裡的賢能長者。在領導僧團方面,佛陀也要借助他的深思遠見。他是幾部經的著述者,其中包括《象跡喻經》(Hatthipadopanna Sutta)。在這部經裡,舍利弗以他的所修行果,用十分創新的角度來講說四大元素與五蘊的關係。
佛陀進入講堂時,眾比丘都站起來。他示意他們坐下,然後自己才坐下來。他囑舍利弗坐在他旁邊一張椅子上,對舍利弗說:「一個比丘指控你把他推倒在地上而又沒有道歉。你有什麼話要說嗎?」
舍利弗尊者站起來合上雙掌,他先向佛陀鞠躬,繼而向僧眾作禮。他說:「世尊,一個不修行、不觀照身內之體、又不留意自己行為的僧人,是會把同修推倒在地而又不道歉的。
「世尊,我仍記得你十四年前對羅睺羅的教導,那時他只有十八歲。你教他觀想地、水、火、風,以培養他的慈、悲、喜、捨四無量心。雖然你當時的教誨是對羅睺羅而說,但我也同時從中學習。過去這十四年來,我都努力遵從這教導,內心對你無限感激。
「世尊,我修習要更似『地』。地寬而廣,有容量去接受和應變。不論別人把清香純潔如鮮花、香水、乳汁等物丟在地上,或將骯髒臭穢如屎、尿、血、粘液、痰涎等丟在地上,大地都會平等接受,不執不厭。
「世尊,我靜思觀想以使我的身心更像大地。一個不觀想身內之體,不留意身體行為的僧人,是真的會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離去。這不是我的行徑。
「世尊,我修習要更似『水』。無論我們把芬香或穢臭之物扔到水裡,水都會一樣接受,無執無厭。水博大流動,有轉化潔淨的功能。尊敬的佛陀,我靜思觀想以使身心更似水。一個不觀想身內之體,不留意身體行為的人,是會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離去。這不是我的行徑。
「世尊,我修習要更似『火』。火能燒化萬物,不論是美的或是不潔的,它都全無執著或厭棄。火能燃燒、潔淨、與轉化。尊敬的佛陀,我靜思觀想以使身心更像火。一個不觀想身內之體,不留意身體行為的僧人,是會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離去。這不是我的行徑。
「世尊,我修習要更似『風』。風可以載送好與壞的種種氣味,全無執著或厭棄。風能轉變、清淨、和釋放。尊敬的佛陀,我靜思觀想以使身心更像風。一個不觀想身內之體,不留意身體行為的僧人,是會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離去。這不是我的行徑。
「世尊,就像一個賤民小孩,身穿破衣、手持殘缽在街上乞食那樣,我專念修習不持虛慢驕傲之心。我試圖把自己的心變作一個賤民小孩之心。我也修習謙卑心,不敢將自己的地位置於別人之上。尊敬的佛陀,一個不觀想身內之體,不留意身體行為的僧人,是會把同修推倒而不道歉便離去。這不是我的行徑。」
舍利弗尊者本想繼續說下去,但指控他的那個比丘已忍受不住了。他站起來,把僧袍的一角拉上來披在肩上,向佛陀鞠躬。他合上雙掌,向佛陀承認:「佛陀世尊,我違反了戒條,我對舍利弗的指控是假的。在你和僧眾面前,我現在自懺過失,誓願永遠不再犯戒。」
佛陀說道:「也難得你肯在大家面前認錯。我們都接受你的懺悔。」
舍利弗尊者合掌說道:「我不會對這位兄弟有任何埋怨,我想藉此機會請求他原諒我以往對他任何冒犯之處。」
那位比丘合掌對舍利弗鞠躬致禮,舍利弗也同樣回禮。整個講堂都洋溢著喜悅。阿難陀尊者站起來,說道:「舍利弗師兄,請在這裡多留幾天。各位兄弟都希望有多點時間與你相處。」
舍利弗尊者微笑答允。
雨季已過,佛陀便出外探訪許多偏僻的村莊。一天,他在羈舍子村為卡拉瑪族人講道。很多的聽眾都是年輕人,他們對喬答摩沙門聞名已久,但這是他們第一次有機會親見其人。
一個青年合掌問道:「導師,以往曾有不少婆羅門的教士到這裡來說教,每一位教士都說自己的一派學說勝於別派。這令我們覺得非常混亂,我們真不知應該追隨那一條道路。到頭來,我們對所有教派都失去了信心。我們聽聞你是開悟的大師,你可否告訴我們應該相信哪一套說法?誰說的是真理,而誰說的是假道呢?」
佛陀答道:「我明白你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疑慮。朋友,無論是很多人反覆說過的,或是記載在聖典上的,又或是出自人人敬重的導師口中的言論,你們都不要輕易相信。只要接納那些符合道理、有賢德者支持、兼能在修行中帶來幸福與裨益的教理。放棄那些不符合道理、沒有賢德者支持、而又不能在修行中帶給你幸福與裨益的言說。」
卡拉瑪族人請佛陀給他們多說一點。佛陀再說:「朋友,假設有一個人全被貪、瞋、癡所控制,這會給他帶來快樂還是痛苦?」
眾人回答:「大師,貪、瞋、癡會令那人的行為帶給他自己和身邊的人很多痛苦。」
「貪、瞋、癡的生活,會是賢人智者所支持的嗎?」
「不會的,大師。」
佛陀又說:「又假設有一個依慈、悲、喜、捨而生活的人。他替別人解苦以使別人快樂,他因別人的幸福而高興,又會以平等之心待人,這種素質會為那個人帶來痛苦還是快樂?」
「大師,這種生活當然會替他自己和身邊的人帶來歡樂了。」
「慈、悲、喜、捨會得到賢人智者的鼓勵和支持嗎?」
「當然了,大師。」
「我的朋友,你們現在已能夠辨別什麼應該接納,而什麽應該摒棄了。只要相信和接納那些符合道理、賢人智者支持、並為你及他人帶來裨益快樂的教理,一切與此等原則違背的說法,都要摒棄。」
這些卡拉瑪族的青年都從佛陀的話中得到很多勉勵,他們覺得佛陀之道,不要求別人無條件的信奉,佛陀之道真正尊重思想的自由。當天,好一些卡拉瑪族人都請求成為佛陀的門徒。
【出處】
《增支尼柯耶》:(III,65)卡拉瑪經,(IX,11)舍利弗獅子吼經。
關於舍利弗因受嫉妒而被誣陷的事件可見於《增支尼柯耶》(IX,11)舍利弗獅子吼經。《卡拉瑪經》可以看作是佛陀對於思想自由的特許教導,又稱為《伽藍經》。瞿伽離的故事見於《相應尼柯耶》6,1,10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