羅睺羅今年二十歲了,舍利弗主持他的受戒儀式。他成為具足比丘,團裡的僧眾都替他高興。給羅睺羅授具足戒之前,舍利弗花了幾天的時間給他講解特別的教義。縛悉底那幾天也和羅睺羅一起,因此也從中受益。
羅睺羅受戒後,佛陀也花了點時間教導他不同的觀想法門,縛悉底也受邀旁聽。佛陀教他們觀想六根: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;六塵:色、聲、香、味、觸、法;以及六識: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、意識。佛陀教他們如何深入地觀察這十八個感受的境界,稱為十八界(dhatu),包括了六根、六塵、和六識。人對事物的體會,全都是根塵相應而產生的。十八界都是互依互存的,它們都沒有常性和獨立性。瞭解這個道理,便可以洞見萬法無自性的實相,而超越生死。
佛陀很詳盡地給羅睺羅講解空無自性的真理。他說:「羅睺羅,在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這五蘊(skandha)之中,沒有任何一蘊是恆常和有獨立自我的。這個色身不是我,也不是屬於我的某個東西。所謂的我,無法在色身裡找到,而色身也無法在我之中找到。
「一般有三種關於『我』的見解。第一,認為色身就是我,或受、想、行、識是我。這就是『蘊即我』的信念,也是第一個錯誤的見解。但如果我們說『蘊非我』,便又墮入了第二個錯誤的見解,因為這便是相信我與蘊實乃獨立存在,而蘊只不過是我所擁有之物。這第二個錯誤見解,稱為『蘊異我』。第三個錯誤見解,就是相信蘊中有我,我中有蘊。這便是所謂『蘊我相在』。
「羅睺羅,修禪觀空,就是細觀五蘊,以體悟到它們非我、非屬於我、也非與我相在。一旦破除了這三個妄見,我們便可以體驗到『萬法皆空』的真實本性。」
縛悉底在祗園精舍注意到一個名叫長老的比丘,他永遠都是獨來獨往,也不和別人談話。雖然長老尊者沒有打擾別人或違反戒律,但縛悉底總覺得他並未真正與僧眾和諧共處。一次,縛悉底想和他談話,但他卻毫無反應地走開。其他比丘都稱他綽號為『獨處者』。縛悉底常聽到佛陀鼓勵比丘要避免閒談,多作禪修和培養自足,但縛悉底感覺到長老尊者的自足生活,似不合乎佛陀的本意。縛悉底困惑不解,決定去請教佛陀。
第二天開示的時候,佛陀請長老尊者出來。佛陀問他:「你是否喜歡獨處,做任何事都不靠別人,避免和其他比丘有所接觸?」
他答道:「是的,世尊。你曾囑咐我們要盡量自足和獨自修行。」
佛陀轉過身來,對僧眾說道:「比丘們,讓我再闡釋自足的意思和較適當的獨處方法。一個自足的人生活在專念之中,他察覺到每一刻發生的一切,無論是在身體上、感受上、心念上、或心的對境上。他懂得如何在當下的一刻體察事物。他並不追逐過去,也不迷失於未來,因為過去的已不可再,而未來的也尚未到來。生命只存在於當下的一刻。我們失去此刻,就是失去了生命。生活於當下的一刻,才是更好的獨處方法。
「比丘們,什麼是『追逐過去』的意思呢?追逐過去就是把自己陷於一些已經過去的念頭之中,諸如你從前的樣貌如何、感受如何、所據的地位、或曾經歷過的苦與樂等。這些念頭都會使你糾纏於過去。
「比丘們,什麼是『迷失於未來』的意思呢?這就是把自己迷失於對未來所生起的念頭。這些念頭包括對未來的憧憬、希望、恐懼、和擔憂,你會猜想自己將來的外貌與感受、喜樂與苦惱。這些念頭只會使你糾纏於未來。
「比丘們,快回到此刻,才能直接與生命接觸,以洞見生命。你若不與生命直接接觸,是不可能洞見生命的。專念地生活可以帶你回到當下此刻。但如果你因目前發生的事物而引起了慾望和焦慮,那你又會失去專念,而不能活在當下了。
「比丘們,一個真正懂得獨處的人,就是在人群之中,也必定是生活在當下一刻的。如果一個人在森林裡深居獨處而不專念於當下這一刻,反而徘徊在過去未來,他便不是真正獨處了。」
佛陀用一首偈語總結他所說的:
慎莫念過去,亦勿願未來。說過偈語後,佛陀向長老比丘道謝,並請他再就座。佛陀沒有嘉許或批評長老,但長老比丘很明顯地對佛陀自足和獨處的意思,已更為瞭解。
過去事已滅,未來復未至。
當下於此時,如實行諦觀。
行者住於斯,安穩無障礙。
今日當精進,勿待明日遲。
死亡不可期,吾當如何置。
若有如是人,安住於正念,
晝夜無間斷。聖者遂稱彼,
了知聖獨處。
當晚討論佛法時,縛悉底聽聞眾大弟子們說佛陀早上的開示是多麼重要,阿難陀尊者逐字逐句重複了佛陀的開示,包括偈語在內。縛悉底一向驚歎阿難陀的記憶,他甚至連佛陀每字的語氣,也能忠實地複誦。阿難陀複誦完畢,摩訶迦旃延站起來說道:「我提議把佛陀今早的開示記錄成經典,將它名為《勝妙獨處經》(Bhaddekaratta Sutta)。每個比丘都應熟讀此經並實踐修行。」
摩訶迦葉站起來表達支持摩訶迦旃延的建議。
第二天早上,比丘們外出乞食時,遇到一群在田邊嬉戲的小孩。小孩捉了一隻蟹,而其中一個男孩用食指把牠按住,再用另一隻手扯下牠的一隻爪。觀看的兒童,都拍掌歡呼。那男孩十分滿意同伴們的反應,於是便再接再厲,把另一隻蟹爪也扯落。他再逐一把全部的蟹足剝地落花流水,然後,他把蟹身扔回田里,又捕捉另一隻。
當小孩見到佛陀和比丘走近,便向他們鞠躬作禮,然後繼續折磨下一隻蟹。佛陀叫他們停止。他說:「孩子們,如果別人把你的手腳扯下來,你們會覺得痛嗎?」
「會,大師。」小孩答道。
「你們知道蟹也和你們一樣,會感到痛苦的嗎?」
小孩沒有作答。
佛陀繼續說:「蟹也像你們一般要吃要喝。牠也有自己的父母、兄弟、和姊妹。你們令牠痛苦,牠的親人也會痛苦。仔細想想你們的行為吧。」
小孩似乎知道過錯。佛陀看見其他村民紛紛前來圍觀,便乘機開示慈悲之道。
他說:「所有眾生都有權享受平安幸福,我們應該保護生命並給他人帶來快樂。所有眾生,不論大小,兩足或四足,泅水或飛翔的,都有生存的權利。我們不應傷害或殘殺其他眾生,而應該保護生命。
「孩子們,就如一個母親可以為她關愛的子女犧牲一樣,我們也應該開闊心懷,去保護所有眾生。我們的愛,應該散播到我們上下內外的一切眾生。無論日夜、行住、或坐臥,我們都應該活在此種愛心之中。」
佛陀叫小孩放走剛捉來的蟹。然後,他又對眾人說:「如此靜思愛心,首先會給自己帶來快樂;其次,你會睡得好,而醒來更覺自在;你不會常做惡夢,也不感覺憂悲苦惱;同時,你也會被周圍的人和物所保護。受到你的愛心和慈悲對待的人,會帶給你很大的喜悅。而他們自己的痛苦,也會慢慢消除。」
縛悉底知道佛陀有心對孩童施教。為了幫助這方面的弘法,他和羅睺羅在祗園精舍開了一些為孩童而設的學班。在年輕在家眾——尤其是須達多的四個子女——的幫助之下,年輕人每月有一次聚會學法的機會。須達多的兒子迦羅一開始不大感興趣,他參加的原因,只是因為喜歡和縛悉底在一起罷了。但漸漸地,他對佛法的興趣也日益增長。
波斯匿王的女兒跋吉梨公主,也十分支持這些學班。一個月圓之日,她囑孩童們帶鮮花來供奉給佛陀。孩童們從家裡的園中或路上的草野間摘下花朵,帶到精舍來。跋吉梨公主則在宮中的蓮池裡採了一束蓮花帶來。他們來到佛陀的小屋,才發覺佛陀正在法講堂裡準備給僧眾和在家眾開示。公主引領孩子們悄悄地進入講堂,成人們紛紛讓出路來給他們通過。他們把鮮花放在佛陀身前的桌子上,然後鞠躬頂禮。佛陀微笑著鞠躬回禮,然後示意孩子們坐在他面前。
佛陀這天的説法很是特別。等到所有小孩都坐定後,他慢慢站起來,拿起一朵蓮花,拈在指間展示在眾人面前。他沒有說一句話,每個人也都安靜地坐著。佛陀繼續默然地持著蓮花好一段時間,眾人都大惑不解,心裡猜想著他這樣做的用意。接著,佛陀望向眾人,淡然一笑。
他這才說道:「我具有正法眼藏,涅槃妙心,實相無相,微妙法門。而我剛才已傳承給摩訶迦葉了。」
每個人都轉過頭來望著迦葉尊者,只見他也在微笑。他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過佛陀和他手中的蓮花。當大家再回頭望著佛陀的時候,他們發覺佛陀也正望著蓮花微笑。
雖然縛悉底有點困惑,但他知道最重要的還是保持專念。他望著佛陀的同時,也開始觀察氣息。佛陀手裡的蓮花才剛剛開花,而佛陀以極為溫柔高雅的手勢把它拿在手裡。他用大姆指和食指拈著蓮莖,蓮莖又剛好貼在他手掌的彎位。他的手掌一如蓮花般美麗,潔淨美妙。剎那間,縛悉底真正體會到蓮花清高之美。根本就沒有什麼需要思考,自然而然地,他也展顏微笑。
佛陀開始說話。「各位朋友,這朵花是奇妙的實相。當我把它展示在你們面前,你們都有機會體驗它。與一朵花的接觸,就是與奇妙的實相接觸,也就是與生命本身接觸。
「摩訶迦葉是因為與花朵達到接觸,才會先你們而笑。只要你們的內心留有障礙,便不能與花朵達到接觸。你們之中有人會問:『為何喬答摩要舉起那朵花?他這樣做有何用意?』假如你有這些念頭在心中,你便不能真正體驗這朵花。
「朋友們,迷失在念頭之中,是妨礙我們與生命真正接觸的原因之一。如果你被擔憂、懊惱、焦慮、瞋怒、或嫉妒所操縱,你便會失去與生命的美好神奇接觸的機會。
「朋友們,我手中的蓮花,只對那些活在當下的人而言,才是真實的。如果你不回到當下此刻,對你來說,這朵花其實不存在。有些人可以走過一樹林的檀香樹,卻一棵檀香樹也看不見。生命雖然充滿痛苦,但也同時滿載奇珍。你們要留心覺察,才會發現生命裡的痛苦和美妙。
「與痛苦接觸並不是要自己迷失於痛苦之中。體驗到生命的美妙也不是要自己迷失於其中。所謂接觸,就是直接面對生命的每一刻,並深切地體驗它。只有這樣,我們才可以瞭解生命的無常性和互依性。有了這種瞭解,我們才不至迷失在慾望、瞋怒、和貪愛之中。那時,我們才得到真正的自由解脫。」
縛悉底很高興。他高興自己微笑了,而且在佛陀開示之前已明白了。摩訶迦葉尊者比他先笑,他是縛悉底的師傅之一,更是道上修行長遠的大弟子。縛悉底深知自己不能與摩訶迦葉或其他長老如舍利弗、目犍連、阿說示等相比。畢竟,他仍只有二十四歲!
【出處】
《中尼柯耶》:(131)一夜賢者經,(132)阿難一夜賢者經,(133)大迦旃延一夜賢者經。《相應尼柯耶》:(XXI,10)。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:(125)增一阿含經(49,10),(26)中阿含經(165,166,167),(77)佛説尊上經。《經集》:(I,8)慈經。《自說經》:(V,4)。
佛陀遇見傷害螃蟹的孩童的内容可見于《經集》(I,8)慈經。《勝妙獨處經》來自《中尼柯耶》(131)一夜賢者經,亦可參考(132)阿難一夜賢者經,(133)大迦旃延一夜賢者經、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(26)中阿含經(165,166,167)、(77)佛説尊上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