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4、住於專念

央掘摩羅成為比丘的消息,很快便傳遍城裡,居民都鬆了一口氣。鄰近的國土也聽聞了這宗殺人犯被感化的消息,因而對佛陀和他的僧團更為景仰。

越來越多聰明敏銳的年輕人加入了僧團,他們捨棄原本的教派以追隨佛陀的教誨。其中有一個在家弟子名叫優婆離,關於他如何從尼乾陀教派(今稱耆那教)轉投佛陀門下的故事,是摩揭陀和憍薩羅宗教圈子内的熱門話題。優婆離住在北摩揭陀,是個富裕和很有才幹的年輕人。他本是尼乾陀教團的一個主力護持者,而尼乾陀教派尊奉一名叫若提子(Nataputta)的師傅為教主。尼乾陀教派的苦行者生活非常儉樸,就連衣服也不穿著。民眾對他們的作風十分欽佩。

那年春季,佛陀住進了那爛陀的波婆離(Pavarika)芒果園。一天,他接見了若提子的一個高徒,苦行者長苦行。長苦行在那爛陀乞食之後前來拜訪。在與長苦行的交談中,佛陀得悉尼乾陀派的徒眾從不談「業」(karmani),而談「罪」(dandani)。長苦行申述三種罪:身體所作的、言語上的、和念頭上的罪惡。當佛陀問他哪種罪被認為最嚴重時,他說:「身體所作的罪惡最為嚴重。」

佛陀告訴他,依照覺醒之道,惡念才是最嚴重的罪行,因為心念較行動為基本。這個道理,長苦行要佛陀重複說了三遍,希望稍後能推翻它。長苦行隨即請辭回去見教主若提子,當若提子聽到長苦行轉述佛陀的話時,他大笑起來。

若提子說道:「這個喬答摩沙門,真是犯了大錯。罪惡的念頭和言語都不是最嚴重的罪,身體所作的罪惡才是最嚴重且有長遠後果的罪行。長苦行,你的確能掌握我的真傳。」

他們這段對話,被在場的幾個門徒聽到,其中包括了商人優婆離,他正好帶著從婆羅伽來的朋友到訪。優婆離表示希望拜訪佛陀,以便駁斥他在這問題上的說法。若提子力主優婆離之行,但長苦行則對此不表贊同。他擔心優婆離會被佛陀說服,甚至全面改變優婆離的信仰。

若提子卻對優婆離很有信心。他說道:「我們一點也不用擔心優婆離會離開我們,而成為喬答摩的弟子。說不定,喬答摩反倒會成為優婆離的弟子啊!」

長苦行仍然勸阻優婆離前去,可是優婆離已立定主意。與佛陀會面之後,優婆離立刻對佛陀生動活潑的言談感到印象深刻。佛陀用了七個比喻來給優婆離開示為何惡念比惡言或惡行更為基本。佛陀知道尼乾陀教派守持不殺之戒,嚴格的程度到了小心的每走一步,也惟恐會踩死昆蟲。佛陀對他們這種行為非常讚歎。接著,他便問優婆離:「如果你並未存心踩死昆蟲,但是卻不小心踩死了,你是否犯了罪?」

優婆離回答:「若提子大師說過,如果不是故意去殺,便沒有犯罪。」

佛陀微笑道:「那麽若提子大師也贊同意念是判斷罪業輕重最基本的要素了。他還可以說行動上的罪最為嚴重嗎?」

優婆離對佛陀言詞的精簡與智慧佩服非常。他日後告訴佛陀,其實佛陀的第一個比喻已有足夠說服力,他繼續追問下去的目的,只是希望可以多聽一點佛陀的言教。當佛陀說完第七個比喻之後,優婆離俯伏在佛陀面前,要求被接納成為他的弟子。

佛陀說:「優婆離,細心考慮清楚你的要求。像你這樣明智和有地位的人,是不應輕率做決定的。仔細思考再做決定吧。」

佛陀的話使優婆離對他更為欽敬。他看到佛陀並無意說服別教信徒轉投他的門下,以增長自己的聲譽。從沒有一個精神導師曾叫他再三考慮才加入教團。優婆離答道:「世尊,我已想清楚了,請讓我皈依佛、法、僧。我很感恩並且慶幸找到真的正道。」

佛陀說:「弟子優婆離,你一向都是尼乾陀教團的主要護持者。雖然你現在皈依了我,但請你不要停止對他們的供養。」

優婆離說:「世尊,你真是高潔。你胸懷廣闊,一點不像我遇過的其他導師。」

長苦行把優婆離轉投佛陀門下的消息告知若提子。若提子起初不相信這會是事實,直到他親自到優婆離家裡證實後才相信。

在摩揭陀和憍薩羅,接受覺醒之道的人與日俱增。許多比丘到舍衛城探訪佛陀時,向他報告了這個喜訊。

佛陀對他們說:「不管接受大道的信徒數目增多是好是壞,最重要的還是要看比丘們是否精進修行。我們不要執著於成功或失敗,我們對待幸與不幸,都應本著平等之心。」

一天早上,正當佛陀和比丘準備出外乞食,幾個警衛闖進祗園精舍,聲稱受命前來搜尋一具女屍。比丘們都感到驚訝,不明白為什麼他們會來寺院林地找女屍。拔提尊者詢問後,知道死者是個名叫孫陀莉的少女,是舍衛城一個大教團的成員。比丘們想起這名字屬於一位近期參加過幾次說法的妙齡女子。雖然比丘們告訴警衛不可能會在這裡找到她的屍體,但他們仍堅持要搜查。出乎眾人的意料,他們竟然在佛陀小屋附近的淺墓穴,掘出了女屍。沒有人能理解她是怎麽死的,或為什麽被埋在那裡。警衛帶走女屍後,佛陀便告訴比丘如常到外面乞食。

「住於專念,」他這樣對比丘們說。

那天稍後,孫陀莉所屬教團的團員扛著她的屍體,在城內到處遊行,高聲號哭。他們不時會停下來向眾人呼喊道:「這就是孫陀莉的屍首!她支離的身體被發現在祗園精舍的一個淺穴。那些自命清淨無染,屬於釋迦貴族的僧人,將她姦殺藏屍!滿口的慈悲喜捨及平等心都是假的!你們自己看看吧!」

舍衛城的民眾都很困擾。即使是一些平日最虔誠的信徒,對佛陀的信心也開始動搖。其他信眾則相信是有人栽贓嫁禍,蓄意破壞佛陀的清譽,而深感苦惱。那些自覺受佛陀威脅的教團,乘機對僧團諸多指責。比丘們到處都被人盤問嘲罵,雖然他們都盡量保持平靜,住於專念,但這實在很不容易,尤其是新進的比丘。許多年輕比丘覺得受到羞辱,因此不願再到城裡乞食。

一天下午,佛陀召集眾比丘,對他們說道:「不公平的譴責,隨時隨地都可能發生。你們不用覺得羞恥。只有當你們不繼續精進修行,停止過清淨的生活時,你們才應該真的感到羞愧。這些對我們的錯誤指控,散播之後便會止息。明天出外乞食時,如果還被問及此事,你們只需要簡單地回答:『無論誰是兇手,他必定會受到應得的果報』。」

聽了佛陀的話,比丘們都覺得比較安慰。

同時間,毗舍佉夫人也對此事感到非常不安,便去找須達多商討對策。兩人討論許久之後,決定私下聘請密探,偵查真兇。這個計劃也獲得祗陀太子的同意和協助。

不到七日,密探已查出真兇。因為分贓不均,那兩名犯案的兇徒醉酒之後吐露真相。衛兵立刻被召到場,將兇手緝捕。兩名兇手都承認,是孫陀莉所屬教團的領導人僱用他們行兇,然後把屍體埋於佛陀小屋附近。

波斯匿王立即前來祗園精舍公佈兇手被捕的消息。他表示自己絕對信任僧團,也很高興現在全城的人民都能知道真相。佛陀請大王不要再追究此事,並說此等罪行,是需要人人降伏自己的瞋恚嫉妒之後才可絕跡的。

舍衛城的人民,再一次恢復對比丘的讚賞與崇敬。

【出處】

《中尼柯耶》:(56)優婆離經。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:(26)中阿含經133,(186)佛說普曜經。《佛說普曜經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