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7、依照正法

佛陀坐在娑羅樹下,沐浴在平和、喜悅、和自在之中。這個可愛的森林裡,有碧綠的山坡、清澈的泉水、還有一個湖。佛陀享受著獨居的寧靜。他想起撟賞彌那些比丘之間的紛爭,連累在家弟子也受困擾。他對比丘不肯聽從他的指示感到失望,但他明白他們是被瞋恚心所蒙蔽。

佛陀在勒棄多森林遇到很多不同種類的動物,其中包括一群象。最年老的象后,時常都會帶著小象到湖邊沐浴。牠教小象如何啜飲清涼的湖水和吃水裡的荷花。佛陀觀察牠怎樣用象鼻抓著一束荷花在水裡清洗和搖去污泥。小象都學著彷效牠。

這群象很喜歡佛陀,漸漸成為他的好朋友。象后更有時會摘水果來,奉送給佛陀。佛陀喜歡撫摸小象的頭頂,還經常和牠們一起走到湖裡去。他很愛聽象后威猛的喊叫聲,聽起來類似雄壯的號角聲。他練習模仿大象的叫聲,直到他能叫得和牠一模一樣。一次,象后發出叫聲後,他也作出同樣的號叫。象后凝望著他,然後上前跪下,像要向他鞠躬似的。佛陀輕撫牠的頭部。

這是佛陀證悟後第十次安居,但只是他第二次單獨度過雨季。整個季節,他都是一個人在涼快的森林裡,只有早上短暫出外乞食。雨季過後,佛陀離開他的象群朋友,朝東北方走去。

經過兩星期的步行,佛陀終於抵達舍衛城的祗園精舍。舍利弗和羅睺羅都非常高興見到佛陀。有幾位大弟子也正在祗園精舍,其中包括目犍連、摩訶迦葉、摩訶迦旃延、優婆離、摩訶俱絺羅、摩訶迦毗羅、摩訶劫賓那、離婆多、和提婆達多。阿那律、金毗羅、和難提也剛從東竹園來到了祗園精舍。喬答彌比丘尼也在舍衛城。每個人都很歡喜見到佛陀。

當佛陀走進他在祗園精舍的寮房,發現阿難陀正在那裡打掃。佛陀離開這裡已有一年零四個月了。阿難陀放下掃帚,向佛陀鞠躬行禮。佛陀問他有關撟賞彌的情況,阿難陀回答:「你離開之後,幾位師兄弟來告訴我:『師兄,師傅走了。他是一個人離開的,你為什麼不跟著去以作隨從?你不去的話,我們便自己去。』但我告訴他們:『既然佛陀沒有告訴任何人便離去,他一定是想獨自一人。我們不應打擾他。』六個月後,這幾位師兄弟又告訴我:『師兄,我們已很久沒有直接得到佛陀的教誨,我們想去尋找他。』這一次,我同意了。我們四處尋找,但都找不到你,沒有人知道你的下落。最後,我們才前來舍衛城,但你也不在。我們預料你早晚會來這裡,所以就在此處等待。我們都確信你一定不會離棄你的弟子。」

「你離開撟賞彌的時候,那裡情形怎樣?比丘們是否仍有分歧?」

「世尊,他們的衝突越益惡化。雙方都互不理睬,氣氛既緊張又不安。我們到城裡乞食時,在家眾都對中立的比丘表示沮喪和失望。我們告訴他們很多比丘都拒絕支持任何一方。逐漸地,在家弟子便決定插手處理此事。他們到精舍來與滋事的比丘交涉,他們說:『你們弄到佛陀這樣傷心地離開,你們應負起這個責任。你們已令許多在家弟子對僧團失去信心,請你們反省吧。』起初,滋事的比丘都不予理會。但接下來,在家眾決定不再給這些比丘供食。他們說:『你們不值得佛陀的愛護,因為你們不能和諧共處。你們若是遵從佛陀的教誨,便應該彼此和解,然後把佛陀找回,向他認錯。只有這樣做,我們才會對你們恢復信心。』世尊,在家弟子堅守他們的立場。我離開那天,滋事比丘雙方已同意見面。我肯定他們很快便會到這裡來,作正式的認錯。」

佛陀拿起阿難陀放下的掃帚。「讓我來掃。請你去找舍利弗,告訴他我有事和他商談。」

佛陀隨意掃了幾下,便到寮房外的一張竹椅上坐下。祗園精舍的確很美麗,樹上正長滿了新葉,鳥兒滿森林裡歌唱。舍利弗來後,在佛陀旁邊默默地坐了好一陣子。

佛陀告訴舍利弗他的心事。「我們必須盡一切能力防止不和的事件發生在這美麗的精舍。」

他們就這件事談了很久。

不久之後的一個下午,舍利弗尊者接到消息,知道撟賞彌的比丘已抵達舍衛城,並正準備前來祗園精舍。於是,舍利弗便去問佛陀:「撟賞彌的兄弟很快便會到達。我們應該如何處理此事?」

佛陀答道:「依照正法處理。」

「你可否解釋得更明確一些?」

「舍利弗,你還需要這樣問嗎?」

舍利弗沉默下來。這時,剛好目犍連、迦葉、迦旃延、俱絺羅、劫賓那、和阿那律來到。他們也問:「我們應該怎樣應付從撟賞彌來的兄弟們?」

他們全都望著舍利弗,但他只是微笑。佛陀望著大弟子們說道:「細聽雙方的陳詞,絕不要有偏見。留心考慮你們所聽到的,再決定是否符合正法。只有符合正法的,才會導致平和、喜悅、和解脫,這也就是我自己所修習的。那些我曾經告誡你們和我自己不修習的行為,就是不符合正法的。當你們瞭解到哪些是符合正法而哪些不符合時,便會知道怎樣幫助他們達成和解。」

這時候,以給孤獨長者為首的幾位在家護法,來到佛陀的寮房。他們說道:「世尊,從撟賞彌來的比丘已到了。我們應怎樣招待他們?我們是否給雙方都供食?」

佛陀微笑。「給雙方都供食吧。向他們表示你們對僧伽的支持。當有人說符合正法的話語,可以讚賞他。」

阿難陀回來向舍利弗報告,說撟賞彌的比丘已到了精舍大門外。舍利弗問佛陀:「我們應該現在讓他們進來嗎?」

佛陀說:「打開大門歡迎他們。」

舍利弗說:「我先去幫他們安排休息的地方。」

「讓他們雙方暫居不同的住處。」

「或許會難以找到足夠的居處。」

「我們可以暫時忍耐住得擁擠一點,但切勿讓長者露宿。把食物和醫藥平均分配給每個人。」

舍利弗通令他們開啟大門。撟賞彌的比丘都分配到必需品和住宿的地方。

第二天早上,新來的比丘如往常一般出外乞食。舍利弗依佛陀的意思,把他們分成小組,讓他們到不同的地點去。那天傍晚,比丘們請舍利弗安排他們與佛陀見面,向他正式認錯。舍利弗說:「向佛陀認錯並非最重要的事。你們首先要真正互相和解。只有這樣,認錯的儀式才有意義。」

當天晚上,那個惹起事端的經師去找那位律師。他合掌鞠躬,然後跪在律師面前說:「尊者,我承認我是犯了戒。你譴責我是對的。我已準備在僧眾前認錯。」

經師明白唯一能解決這次糾紛的方法,就是熄滅自己的驕慢心。律師的回應,也是跪在地上,然後說道:「我承認我也太過缺乏謙恭和圓滑。請接受我至誠的道歉。」

當晚深夜時分,舉行了一個經師認錯的儀式。每個人都鬆了一口氣,尤其是那些在事件中維持中立的撟賞彌比丘。子夜之後,舍利弗才告訴佛陀雙方已經達成和解。佛陀默然點頭。這次的糾紛,終於告一段落,但他知道事件所造成的傷害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會復原。

【出處】

《律藏·犍度·大品》:10。《中尼柯耶》:(128)隨煩惱經。《自說經》:(IV,5)。

佛陀與大象為友的内容記載于《律藏·犍度·大品》10,亦可見於《自說經》:(IV,5)。撟賞彌比丘懺悔及和解的内容記載于《律藏·犍度·大品》10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