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舍城的竹林精舍、毗舍離的大林重閣講堂、和舍衛城的祗園精舍,都成了很活躍的修行和學道中心。摩揭陀、憍薩羅和鄰近的地區,都陸續設立了修道中心。穿著橘黃衲衣的比丘,已成為隨處可見的熟悉景象。在佛陀證道後的六年間,覺醒之道已傳遍遠近。
佛陀在摩拘羅山上渡過第六次安居;第七次則在恆河上游的桑伽施山上;第八個雨季,他在婆祇的尸收摩羅山;第九次就在撟賞彌附近。撟賞彌位於賈木納河沿岸,是跋蹉國的一個大城鎮。在這裡的森林裡,建築了一座很重要的寺院,瞿師羅園精舍(Ghosira)。這名稱是依捐贈森林的在家弟子而起的。諸大弟子,如摩訶迦葉、目犍連、舍利弗、摩訶迦旃延等,都未在第九次安居時與佛陀一起住在瞿師羅園精舍。只有阿難陀和佛陀一起,羅睺羅則留在舍利弗左右。
瞿師羅園精舍到處都是申恕樹,而佛陀最喜歡在炎熱的下午在這些樹下禪坐。一天禪坐完畢,他手裡拿著一把申恕樹葉,回到僧團中。他高舉樹葉,對比丘問道:「比丘們,哪個數目較多,我手裡的樹葉還是森林裡的樹葉?」
比丘答道:「森林裡的樹葉。」
佛陀說:「正是。我所證悟到的比我所教的多出太多了。為什麼?因為我只教那些真正有用於修行證道的義理。」
佛陀說這些話,是因為有太多的比丘在哲理的推論和揣測之中迷失了自己。佛陀特別提醒摩羅迦子比丘不要在密法的問題上糾纏,因為這是修行所不需要的。摩羅迦子比丘一向喜歡問佛陀有關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、暫時還是永恆,但佛陀一直都對這些問題拒絕回答。一天,摩羅迦子覺得再無法忍受佛陀的沉默了。他決定去問佛陀最後一次,如果佛陀再拒答的話,他便會捨戒還俗。
摩羅迦子找到佛陀,對他說道:「師傅,如果你肯回答我的問題,我便繼續追隨你。若你拒答的話,我便決定離棄僧團。告訴我你是否知道宇宙是有限還是無限。如果你不知道答案,可直接告訴我。」
佛陀望著摩羅迦子,說道:「你當初受戒時,我可曾答應會解答這類問題嗎?我是否說過:『摩羅迦子,你若成為比丘,我便會解答你所有形而上學的問題』?」
「沒有,世尊,你未曾這樣說。」
「那你為何現在要我這樣做呢?摩羅迦子,你就像一個被毒箭射中的人。當家人替他延醫診治,希望醫生把毒箭取出和給他解藥時,他卻叫醫生在醫治前先回答一些問題。他想知道誰發射毒箭、那兇手的階級職業、和射他的原因。他想知道兇手用的弓是那一類,還有用的毒是什麼材料配製的。摩羅迦子,這個人必定到死去時還未能得到他想知道的答案。修行大道的人也是一樣,我只會教一些可以對修行證道有幫助的東西。其他沒用或不需要的,我都不會教。
「摩羅迦子,無論宇宙是有限或無限,暫時或永恆,你都要接受一個真理,那就是生命裡存在著苦。而要消除痛苦,就必先要明瞭苦的成因。我所教的,都是能幫助你達到出離、平等、安詳、和解脫的。我拒絕講說其它一切對證道沒有幫助的事物。」
摩羅迦子感到慚愧,懇請佛陀原諒他愚昧的要求。佛陀鼓勵所有比丘專注於修行上,以免浪費時間在不必要的哲學辯論上。
捐出森林建寺的在家弟子瞿師羅,又在雞園和波婆離芒果林自資興建兩所精舍。接著,他又在附近建造第四座名叫跋陀梨園的精舍。
如同在其它精舍一般,在瞿師羅園精舍的一些比丘被委任背誦佛陀的言教,他們被稱為經師,因佛陀所說的,都稱為經。其中一部是佛陀在鹿野苑給最初五位弟子所說的開示,叫《轉法輪經》。另有幾部經,如《無我相經》、《緣起經》、《八正道經》等,都是全體比丘每月誦念兩次的經課。
除了經師,還有律師,他們精通比丘和學僧應遵守的各種戒律。羅睺羅和其他未滿二十歲的學僧,便是守持所謂沙彌戒。
那年在瞿師羅園精舍,經師和律師發生了一次衝突。他們的爭論由很小的事引起,但卻演變成為僧團裡嚴重的分歧。事端緣於一位經師忘了把盥盆洗净,而被律師認為是觸犯了輕戒。經師是個驕慢的人,認為自己並非故意不洗盥盆,故而不應受責。他們各自的學生紛紛支持自己的老師,以至爭執加劇。這邊譴責那邊譭謗,而那方又怪這方不講理。終於,律師當眾宣佈經師破戒,並且要他正式在僧眾前懺悔,否則不許他參加每兩週一次的誦戒儀典。
情形日益惡化。雙方互相中傷,他們的言詞如毒箭一般飛出。除了一些不偏幫任何一邊的比丘,其他比丘,大多站在其中一邊。中立者都慨歎:「這事件太嚴重了!這只會造成僧團的分裂。」
雖然佛陀住在離寺院不遠的地方,但他卻對此事全不知情,直到一隊憂心的比丘來訪,告訴他這件事,並請他出面調停。佛陀直接去找那律師面談,對他說道:「我們不可以太執著自己的見解,而應該仔細聆聽以瞭解對方的觀點。我們應該盡可能避免僧團的分裂。」接著,佛陀又到經師那裡,對他說同樣的話。之後佛陀回到寮房,希望他們兩人可以就此和解。
但佛陀的介入並沒有得到他預期的效果。他們彼此已說了太多對方的壞話,所造成的傷害已非常嚴重,中立的比丘也沒有足夠的影響力使他們和好如初。這次的紛爭很快便傳到在家眾的耳裡,甚至其它宗教團體也開始知道佛陀的僧團出現了問題。這對僧伽的聲譽是很嚴重的打擊。佛陀的隨從那耆多也按撩不住,而與佛陀商談,請求他再一次出面調停。
佛陀穿上他的外衣,來到精舍的大禮堂。那耆多敲響召集眾僧的大鐘。比丘齊集後,佛陀說:「請你們別再爭辯,這只會令僧團分裂。請回去繼續修行吧。如果我們真正修行,就不會成為傲慢和瞋恚的受害者。」
一個比丘站起來說:「世尊,請您不要插手此事,回去靜修吧。這事與您無關。我們已是成人,一切都懂得自己解決。」
接下來的,是鴉雀無聲的沉默。佛陀站起來,離開了禮堂。他回到自己的小屋,拿起乞缽,走往撟賞彌乞食。之後,他獨自走入森林裡用食。吃完後,他便離開撟賞彌,向著河邊走去。他沒有通知任何人他的離去,即使他的隨從那耆多和阿難陀也不知道。
佛陀一直步行,直至來到婆羅樓羅村。他在這裡遇到他的弟子婆咎尊者。婆咎請佛陀到他獨居的森林裡,給佛陀奉上毛巾盥盆清洗手腳。當佛陀問及他修行的情形時,婆咎回答雖然他只一個人獨修,但卻體驗到喜悅和自在。佛陀說:「有時候,一個人獨居要比許多人一起更愉悅。」
與婆咎道別後,佛陀步行前往離這裡不遠的東竹園(般那蔓闍寺林)。佛陀正準備進入園林時,卻被守園人阻止:「僧人,別進去呀,你會打擾林中正在修行的僧人。」
佛陀還未來得及反應,阿那律尊者突然出現。他興奮地跟佛陀招呼,並對守園人說:「這位是我的師傅。請讓他進去。」
阿那律帶領佛陀進入園林,他與難提和金毗羅兩位比丘一起住在這裡。他們都很高興見到佛陀,難提替佛陀拿缽,而金毗羅替佛陀接過外衣。他們清理了金竹叢旁的位置給佛陀坐下,然後又奉上毛巾盥盆。三位比丘向佛陀鞠躬頂禮。佛陀請他們坐下,問道:「你們在這裡感到滿意嗎?你們的修行,進展如何?在這裡乞食和弘法,遇到了困難嗎?」
阿那律回答道:「世尊,我們在這裡很滿足。這裡寧靜安詳,有充足的供食,也能教化民衆。大家的修行都有進展。」
佛陀問道:「你們互相和諧地生活嗎?」
阿那律道:「世尊,我們對彼此關懷備至,生活上的和諧猶如乳蜜交融。我認為可以與難提和金毗羅一起生活是我的福氣。我很珍惜他們的友誼。我每做一件事之前,無論他們在或不在,我都會先停下來,問問自己他們的反應將會是怎樣。我的言行會令師兄們不高興嗎?只要有懷疑,我便立刻抑制自己。世尊,我們雖是三位,但猶如一體。」
佛陀點頭表示讚許。他望向另兩位比丘,金毗羅說:「阿那律說的都是真話。我們和平相處,而且都互相關懷。」
難提接著說:「從食物以至修行的見解體驗,我們全部都一齊分享。」
佛陀嘉許他們說:「好極了!我真高興看到你們如此融洽相處。一個真正的僧團就應該這樣和平共處。你們真的覺醒了,所以你們才證得這種和諧。」
佛陀在這裡和三位比丘住了一個月。他觀察他們每天早上怎樣在禪修後乞食。那一個比丘最先回來,便替其他比丘準備座位、取水以備清洗、和擺放好一隻空缽。他自己用食之前,會先把一些食物放進空缽內,以備萬一其他比丘未乞到食物。他們全都用食後,又將所剩的食物放置地上或水流中,小心不傷害到附近的小動物。然後,他們才一起把乞缽清洗潔淨。
誰先發覺到茅廁需要清洗,便立即去做。需要衆人合力的工作,他們便一起合作。他們也經常坐在一起,交換修行上的心得和經驗。
離開三位比丘之前,佛陀對他們說:「比丘,僧團的本來性質就應該是和諧的。我認為依照下列的原則,和諧相處是可以達到的:
「一、共同分享一處公用的地方,如森林或家居。
「二、共同分享日常的必需品。
「三、一起守持戒律。
「四、只用有利於和諧的言語,避免導致僧團分歧的言語。
「五、互相交換見解和心得。
「六、尊重他人的觀點,而不勉強別人同意自己的看法。
「僧伽如能依照這些原則,必定能夠獲得喜樂與和諧。比丘,讓我們以後遵照這六條原則。」
三位比丘都很高興接受佛陀的教導。佛陀與他們道別後,便步行至巴利雷雅卡附近的勒棄多森林。在一棵娑羅樹下禪坐後,他決定一個人在這裡度過即將來臨的雨季。
【出處】
《律藏·犍度·大品》:10。《中尼柯耶》:(128)隨煩惱經,(63)摩羅迦小經,(31)牛角林小經,(48)憍賞彌經。《相應尼柯耶》:(56,31)。《雜阿含經》:(404)。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:(94)佛説箭喩經,(26)中阿含經205,(26)中阿含經221,(26)中阿含經72。
佛陀與摩羅迦子的對話可見于《中尼柯耶》(63)摩羅迦小經、及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(26)中阿含經221。僧伽分裂的内容記載于《律藏·犍度·大品》10、及《中尼柯耶》(128)隨煩惱經。阿那律、難提、和金毗羅和諧生活的内容記載于《律藏·犍度·大品》10、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(26)中阿含經72、及《中尼柯耶》(128)隨煩惱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