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陀離開伽耶山前往王舍城的時刻終於來臨了。當天早上,優樓頻螺迦葉請佛陀允許整個僧團的比丘隨行。佛陀本來不允,但迦葉解釋說一千名比丘一起同行並非如想像中的麻煩。王舍城附近一帶有很多樹林可供他們歇宿;他們可以到很多附近的村莊甚至都城裡乞食,與當地的居民結緣;更何況,迦葉又說,他們的比丘數量已開始超出了伽耶居民所能供應。在王舍城,一切反而會更方便。看到優樓頻螺迦葉這麼通曉摩揭陀的情況,佛陀便答應讓比丘們同行。
迦葉兄弟把僧團分成四十隊,每隊二十五人。每隊又分配一個資深的比丘負責帶領。這樣的安排,對各比丘修行上的進展,更有幫助。
他們需要十天時間才可到達王舍城。每天早上,他們都會到小村落裡乞食,然後再到樹林或田野裡用餐。吃完之後,他們再度分成小組行進。所有見到比丘們寧靜地緩步而過的人,都在心裡留下很深刻的印象。
將近抵達王舍城的時候,優樓頻螺迦葉帶領他們進入棕櫚樹林(申瑟知林),善安住塔(善建立支提)的所在地。棕櫚樹林位於都城以南兩里。第二天早上,比丘們持著缽進城乞食。他們單列而行,分成小組,踏著平穩緩和的步伐。他們安詳地持著缽,雙眼直向前望。依著佛陀的指示,他們不分貧富地站在每間屋前一會兒。如果沒有人出來,便繼續往下一間。當他們默默等待著的時候,會同時專念地靜觀呼吸。而他們受供之後,會鞠躬表示謝意。對食物的好壞,他們從不置評。有時,在家人會在供食後請比丘解答一些有關世法的問題,而比丘都會很認真地盡力解答。比丘會告訴在家人他是屬於喬答摩佛陀的僧團。他會為在家人講說四聖諦、居士五戒、和八正道。
所有的比丘都會在午前回到棕櫚樹林,靜靜地分享午食。然後,他們會聽佛陀説法開示。下午和晚上,都是靜思禪修的時刻。因此,過了午後,就再沒有人會在城中見到比丘們的蹤影。
兩個星期之後,幾乎全城都察覺到佛陀僧團的存在。在清涼的下午,很多在家人都會來到棕櫚樹林與佛陀見面和學習覺醒之道。在佛陀還未有機會去探望頻婆娑羅王之前,他這位年輕朋友已聽聞佛陀駕臨的消息。大王肯定這位新來的導師就是他在山上認識的那個年輕僧人,於是,他下令起駕前往棕櫚樹林。很多馬車尾隨著他的座駕,因為他還邀請了上百位德高望重的婆羅門教士和學者同行。當他們到達林邊,大王帶著王后和他的兒子阿闍世太子先行下車。
佛陀知道大王親臨,便與優樓頻螺迦葉親自出來迎接他和其他賓客。所有比丘在泥地上圍坐著等待佛陀說法。於是佛陀便請大王、王后、太子、和賓客一起坐下來。頻婆娑羅王把所有他記得名字的朋友介紹給佛陀認識,另一些婆羅門則需要自作介紹。眾多的來賓中,有很多都是熟讀《吠陀》或來自不同宗教派系的學者。
這些來賓大多聽過優樓頻螺迦葉的名字,更有一些從前就與他結識。但他們之中,沒有一個聽過佛陀的名字。他們看到迦葉如此尊敬這個比他年輕許多的釋迦喬答摩,都感到非常詫異。他們喁喁細語,大家都想弄清楚究竟喬答摩是迦葉的弟子,還是迦葉是喬答摩的弟子。察覺到這種紛亂的揣測,優樓頻螺迦葉站起來,走向佛陀身前。他合上雙掌,清楚而恭敬地說道:「喬答摩,覺悟者,我此生最尊貴的導師——我是你的弟子,優樓頻螺迦葉。請讓我獻上至深的敬意。」接著,他伏在地上跪拜佛陀三次。佛陀攙扶迦葉起來後,請他坐在自己身旁。所有的婆羅門都鴉雀無聲。尤其是當他們望著那一千名穿著衲衣的比丘莊嚴的坐著,他們對佛陀的敬意更倍加深切。
佛陀講說覺醒之道。他解釋一切事物的無常性和互依性。他告訴他們覺醒之道能消除妄見和超越痛苦。他解釋如何藉助守戒以獲得專注和瞭解。他的聲音響如洪鐘,暖如春日,柔若微雨,也壯似狂潮。超過一千人在聆聽著。沒有一人敢大力呼吸或移動衣衫,以免打擾佛陀的妙音。
頻婆娑羅王的眼睛一刻比一刻明亮。他感到越聽越益開懷,他的很多疑問和煩惱都逐一消散。他的臉上掛起一個燦爛的微笑。當佛陀説法完畢,頻婆娑羅王合掌站立起來。他說:「世尊,我年幼時有五個願望。現在都得償所願了。第一個願望是加冕為王,這我已得償了。第二個願望是在今生遇到一個開悟了的導師,這也得償了。第三個願望是有機會禮敬這位導師,這在今天得償了。第四個顧望是有這樣一個導師為我指點真理正道,這亦在今天得償了。而第五個願望就是能夠明白瞭解覺者的教化,我剛才已連這個願望也得償了。世尊,你的妙教令我對世法得到很深的理解。懇請世尊收我為在家弟子吧。」
佛陀微笑,表示接納他的要求。
大王禮請佛陀和全部一千名比丘,在月圓之日到王宮接受他的供養。佛陀欣然答應。
其他賓客全都起立禮謝佛陀。其中二十人表示希望被受納為徒。接著,佛陀和優樓頻螺迦葉陪同大王、王后、和小太子阿闍世一起步出林外。
佛陀知道不到一個月,雨季便將來臨,那時便不可能回到家鄉去。於是,他決定與一千比丘在棕櫚樹林多留三個月。他知道三個月的修行,會使僧團在他離開時更為鞏固和安定。他將會在春天這個晴空嫩葉的季節離開。
頻婆娑羅王立即展開籌備供養佛陀和比丘的盛宴。他打算在宮中鋪著名貴地磚的大堂接待他們。他號召所有人民在街上結采掛燈來歡迎佛陀和僧團。他也同時邀請了很多其他人參加,包括政要和他們的家屬。與十二歲的阿闍世太子年紀相近的孩童,也在邀請之列。他很清楚佛陀和比丘們不希望因為他們而大開殺戒,便下令只可烹製美味的素餚作供。他們共有十天的時間準備。
【出處】
《律藏·犍度·大品》:1。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:(187)方廣大莊嚴經,(190)佛本行集經。《佛說普曜經》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