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牧牛

這一天有點涼意。比丘們專注地吃過午飯後,將自己的缽洗淨,然後把坐墊放好,向著佛陀的方向而坐。竹林裡的松鼠紛紛穿梭於比丘之中,無拘無束。一些更爬至竹子上,好奇地注視著群集的比丘。看見羅睺羅就坐在佛陀對面,縛悉底躡手躡腳地走到羅睺羅身旁,放下他的坐墊,和他一起跏趺而坐。在這平靜肅穆的氣氛中,沒有一人作響。縛悉底知道每個比丘都在細觀自己的呼吸,等著佛陀說話。

佛陀坐在竹台上,高度剛好讓每個人都可清楚地看到他。他安詳地端坐那裡,威嚴的氣勢好比一頭獅王。他以充滿慈悲愛心的眼光望向群眾。當他看見縛悉底和羅睺羅時,佛陀面露微笑,開始說法:

「今天,我想告訴你們關於看顧水牛的工作——甚麼才是一個好的牧童應該知道並且做到的。一個好好照顧水牛的孩子,應該要:認得他看管的水牛、知道每一頭水牛的特性和傾向、甚麼時候要替水牛洗擦身體、怎樣料理水牛的傷口、用煙來趕走蚊蟲、給水牛找安全的路行走、愛護水牛、帶水牛過河時走最淺水的地方、給水牛新鮮的草和水、好好的保養草原、以及使年長的水牛給年幼的作好榜樣。

「聽好啊,比丘們!正如牧童能認得他的水牛,一個比丘也應該認得他自己身體的每一樣元素;就像牧童知道每一頭水牛的特性和傾向,一個比丘也該知道哪些身、口、意的行為是應該做或不應該做的;就像牧童替水牛洗滌身體一樣,一個比丘應該清除他身心的慾念、執著、憤恨、和恐懼。」

佛陀說話的時候,眼睛一直沒有離開過縛悉底。縛悉底也感覺到佛陀的話是對他而說的。他回想起多年前他坐在佛陀旁邊時,佛陀曾叫他描述照顧水牛的工作細節。怪不得在宮中長大的王子也懂得關於水牛的一切了。

雖然佛陀只用平常的語調說話,但他說的每個字都非常響亮,讓人聽得清清楚楚,一字不漏:「就像牧童照料水牛的傷口,一個比丘也應該看管他的六根——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,以防止它們在散亂中迷失;就像牧童為了保護水牛不被蚊子侵擾而生火弄煙,每個比丘也用覺醒之道教導周圍的人如何免除身心之苦;就像那牧童會找安全的路給水牛行走,每個比丘都要避免那些會引起財、色、名等慾望的場所,如酒寮、劇院;就像那牧童愛護他的水牛一般,每個比丘都嚮往和珍惜禪坐的平和喜悅;就如那牧童會找淺水和安全的地方給水牛過河,一個比丘也會倚仗『四聖諦』來作他今生的嚮導;就如那牧童會去找新鮮的水和草給水牛作糧,一個比丘也知道『四念處』是可導致解脫的資糧;就像那牧童知道為了保護草原而不應該過度放牧,一個比丘也知道當他乞食時,要小心保持與鄰近居民的好關係;就像牧童讓母牛給牛犢做榜樣,一個比丘也會依賴長老們的智慧和經驗為借鏡。比丘們,如果每個比丘都依著這十一點去修習,六年的時間就足以成就阿羅漢果位。」

縛悉底非常驚訝佛陀不但記得他十年前告訴他的全部內容,而且更把每一細節都套用到比丘的修行上去。雖然縛悉底知道佛陀是向在座眾比丘說法,但他亦同時覺得佛陀這番話是特別對他而說的。這個青年的雙眼,沒有一刻離開過佛陀的面孔。

佛陀所說的教誨,每人都會緊記於心。當然縛悉底對一些如「六根」、「四聖諦」、「四念處」等名詞還未能瞭解,但他稍後會請問羅睺羅這些名詞的意思。佛陀主要所說的,他都大致明白。

佛陀繼續說下去。他談到關於如何選擇安全的路給水牛行走。如果路途佈滿荊棘,水牛很容易會被剌傷,傷口也可能受到感染。如果牧童不懂得怎樣料理傷口,他的水牛就可能會病倒或死亡。修行也是一樣。如果一個比丘沒有找到正確的途徑修行,他的身心就會受到損傷。貪心和瞋心之毒會感染他的傷口,使他在開悟之道上受到障礙。

佛陀停了下來。他示意縛悉底過來站在他的身旁。縛悉底合掌站著時,佛陀微笑著向大家介紹說:「十年前,當我還未成道時,我在伽耶附近的森林遇到縛悉底。他那時才十一歲。當時就是縛悉底收集了姑尸草,好讓我作為菩提樹下的坐墊。我所教導關於水牛的知識,都是從他那裡學到的。我知道他曾是一個很好的牧童,我也知道他將會是一個很好的比丘。」

此時,每個人的眼光都集中在縛悉底身上,令他感到面紅耳赤。所有的人都向他合掌鞠躬,而他也鞠躬回敬。在說法完結之前,佛陀請羅睺羅朗誦出觀想呼吸的十六個法門。羅睺羅合上雙手站著,把每一方法都讀誦得清脆如鈴聲。朗誦完畢後,他向眾人鞠躬,而佛陀則站起來慢慢地走回他的小屋。接著,其他比丘也各自收拾好他們的坐墊,回到他們在森林裡的原位。一些僧人是住在小屋裡的,但很多則在戶外的竹叢下住宿及禪坐。只有真正下大雨時,他們才會收拾坐墊回到講堂或宿舍裡避雨。

縛悉底的導師舍利弗已安排他與羅睺羅一起合用戶外的一個地點。羅睺羅年幼的時侯,是跟他的導師住在屋內的,但現在他在樹下有自己的地方,而縛悉底很高興能和羅睺羅在一起。

下午集體坐禪之後,縛悉底獨個兒修習行禪。他故意找一條偏僻的小徑以免與別人相遇,但他仍覺得很難專注在呼吸上。他的腦子裡充滿了對弟妹和故鄉的懷念,通往尼連禪河小徑的影像不停地浮現在他的腦海。他看見媲摩低頭掩著淚水,還看見盧培克孤獨地看著雷布爾莊主的水牛。雖然他設法把這些影像忘掉,盡量專注在他的步伐和呼吸上,但影像仍不斷地浮現。他頓時感到非常慚愧,深覺自己辜負了佛陀對他的信任與期望。他想在行禪後去向羅睺羅求助,並且詢問當天早上說法時他未完全明白的要點,他相信羅睺羅必定可以給他解答。單是想起羅睺羅,縛悉底已感到比較振奮和安心。他現在覺得可以隨著呼吸慢慢地踏步了。

縛悉底正想去找羅睺羅時,羅睺羅卻剛好來找他。羅睺羅帶縛悉底到竹子底下坐著,說道:「中午時我遇到阿難陀尊者,他很想知道關於你初次遇見佛陀的經過。」

「誰是阿難陀尊者?」

「他是釋迦族的一個王子,是佛陀的堂弟。他七年前加入僧團,現在已是佛陀的大弟子之一。佛陀十分喜愛他。他負責照料佛陀的起居和健康。他請我們明晚去他的小屋一聚。我也很想聽聽關於佛陀住在伽耶森林時的事。」

「佛陀沒有告訴你嗎?」

「有的,不過不很詳細。你一定有更多故事可以說。」

「其實沒有太多,不過我會將全部我記得的都告訴你們。羅睺羅,請你告訴我阿難陀尊者是怎樣的人,我實在有點緊張。」

「不用擔心,他非常和靄可親。當我告訴他有關你和你的家人時,他十分高興。明早我們就在這裡集合,一起到外面化緣,好嗎?現在我得先去洗我的衲衣,以便明天可以穿。」

當羅睺羅正想離開時,縛悉底輕輕拉了一下他的衲衣,問道:「你可以再留一會兒嗎?我還有一些問題想問你。今早佛陀說關於比丘們應遵循的十一條要點,我已忘記了一些,你可以為我重覆一遍嗎?」

「可是我自己也只記得九條。別擔心,我們明天可以問阿難陀。」

「你肯定阿難陀尊者會全記得?」

「我肯定!就算是一百一十條,阿難陀都一定記得。你有所不知,阿難陀的記憶是人人讚歎的。他的記憶力非常神奇,可以全無錯漏地把佛陀說過的全部複誦出來。這裡每個人都說,他是佛陀弟子中最多聞的一個。所以如果有人忘記了佛陀所說的,就會來找阿難陀。有時候,僧團還會舉辦一些研習會,請阿難陀尊者替大家重溫佛陀的基礎教義。」

「那我們真是幸運了。我們就等明天問他吧。不過我還有一件事要問你——你在行禪時是怎樣令心境平靜的?」

「你是說你在行禪時有很多雜念嗎?是不是思念家鄉的念頭?」

縛悉底雙手緊握著羅睺羅的手,說道:「你怎麼知道?這正是我的情形!我真不明白為什麽我今晚會這樣想家。對於我不能堅決修行,我感到非常難受。我覺得對你和佛陀都有歉意。」

羅睺羅對他微笑。「不要自責。我最初跟隨佛陀的時候,也很掛念我的媽媽、祖父、和姨母。不知有多少個晚上,我曾獨自埋頭痛哭。我知道媽媽、祖父、和姨母也是同樣地惦念我。但過了一些日子,就比較好一點了。」

羅睺羅扶縛悉底站起來,給他一個友善的擁抱。

「你的弟妹都很可愛。思念他們自然是難免的。不過,你很快就會適應你的新生活。這裡有很多事要做,我們既要修行,又要讀書。別擔心,一有機會,我便會告訴你關於我的家人,好嗎?」

縛悉底雙手緊握著羅睺羅的手,點了點頭。之後,他們便各忙各的,羅睺羅去洗他的衲衣,縛悉底則找了一柄掃帚清掃路上的竹葉。

【出處】

《中尼柯耶》:(34)牧牛者小經,(33)牧牛者大經。《增支尼柯耶》:(11,18)。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:(123)佛說放牛經。《增壹阿含經》:(49,1)放牛品,(43,6)。

關於《放牛經》的内容來自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(123)佛說放牛經。其中細節亦可見於《增壹阿含經》(43,6)、(49,1)放牛品、《中尼柯耶》(33)牧牛者大經、及(34)牧牛者小經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熱門文章